试译结果公布。

楼主
Neris 2013年8月16日 10:41
时光倒退回那历史性的时刻,恩格尔巴特(Engelbart)坐在旧金山布鲁克斯大厅的讲台上,面前摆着一个形似大托盘的容器,托盘中间摆着一个计算机键盘。右边有样东西看着明显像是鼠标,只不过更笨重一些。鼠标控制着投影屏幕上的指针,这个指针想必当今时代的人都很眼熟,恩格尔巴特喜欢称它为“虫子”。托盘左侧放着一排“和弦电键”,看起来像五个钢琴键,可以以不同的排列组合按键打字。换言之,同样是打一个字符,正常的键盘只需要按一个键,“和弦电键”则需要按多个键。这种操作方法可能学起来比较困难,所以“和弦电键”没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。 在接下来一个小时的时间里,恩格尔巴特首先演示了文字处理器的操作方法,比如用计算机键盘敲击打字,用鼠标复制粘贴文本,标题自动编号,文字替换,隐藏文档部分内容,项目分类,排序,选择性地显示列表中的项目。此外,演示内容还包括简单的交叉引用(超链接)——点击文字,即可跳转到相应的关联信息;点击不同的链接,即可跳转到不同的页面,或打开新的图片。恩格尔展示了一张带动态链接的简单图片,点击图上的某个单词,即可打开一个新的文本页面。演示完文字处理器后,他连线数英里外的同事,举行了视频会议。他创造性地采用阴极射线将视频画面投射到投影幕上,用一个窗口显示。在画面中,他的同事们在展示编程语言和编程环境之余,还进行了一系列演示,比如按照打印格式排版文档,在协作者之间共享文件、乃至显示屏,用鼠标在屏幕上画图。当时没有人见过这么新奇的玩意。在1968年,观看这场演示就像见证一个又一个奇迹。 演示的最后,恩格尔巴特提到了一个新项目——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(ARPA)建立的一个试验网络。“在这个网络中,我们将尝试开发一项特别服务,给人们提供相关的网络信息,以便运营这类网络。我们计划提供的信息包括:服务内容有哪些,面向哪些人群,采用什么样的协议才可以登录,当天登录的用户有哪些,哪里可以找到用户指南和系统描述文件。” 恩格尔巴特的团队的确在阿帕网(ARPANet,互联网的前身)上提供了简单的信息服务,而且在互联网的早期发展阶段也发挥了重大的影响。如果事情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,恩格尔巴特兴许就能发明万维网,或者与之非常类似的网络。然而不幸的是,在接下来的十年里,情势急转直下。随着管理层的洗牌和赞助问题的涌现,斯坦福研究院的内部乱成一团,四分五裂。1977年,恩格尔巴特遭到解雇。
1楼
Neris 2013年8月16日 10:42
(接上文) 被解雇后,他试图在一家名叫泰姆沙尔(Tymshare)的新公司继续开展工作,新公司致力于将扩展研究中心(恩格尔巴特在斯坦福研究所成立的一个实验性的研究小组,简称ARC)研发的产品商业化。但是很快,恩格尔巴特就发现自己遭到了排挤,无法发挥创新才能。虽然这对他来说时运不济,但对另一个研究中心来说,无疑是天赐良机。原本在恩格尔巴特手下工作的很多ARC小组成员后来都进了施乐(Xerox)公司的帕罗奥多研究中心(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,简称PARC),很快,该中心一跃成为了业内研究领域的领头羊。 早在1969年,帕罗奥多研究中心的员工就已经发明了激光打印机。有了ARC小组精英团队的加持,再加上新经理鲍勃·泰勒(Bob Taylor)的英明领导,计算机界面的电子开发很快就开始突飞猛进。“窗口”的概念进一步完善,一个程序可以有多个窗口,每个文档占用一个窗口,后来又发展到独立程序可以各自拥有专属的窗口。菜单(只有在点击关键词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的下拉列表选项)和图标(可以代表文件、文件夹、程序或“最小化”的窗口的小图形)相继问世。单选按钮(选项列表中只有一项可选)和复选框(选项可以勾选或取消勾选)使用户与计算机的互动更加直观。所有这些创意的实现,都离不开一个指针设备——鼠标。新风格的界面称为WIMP(窗口、图标、菜单、指针设备的英文缩写)。它与传统的“命令行”界面天差地别,在传统界面下,用户只能通过晦涩难懂的命令代码与计算机互动。 不久后,计算机操作系统开始采用基于上述概念的图形用户界面(GUI)。1981年,施乐推出了Star工作站(施乐8010 信息系统),这是第一款采用图形用户界面的商用机。它探索了WYSIWYG(所见即所得)的设计理念。计算机上的文档打印出来是什么效果,在显示屏上就是什么效果,这使得用户开展工作的方式变得更加简单、直观。Star工作站还具备网络、电子邮件功能,支持不同文档内容的插入(比方说,用户可以将表格软件中的图表插入到文字处理器的文档中)。
回复

登录以发表回复